解读沈从文的《知识》(沈从文的知识一书里边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3-27 13:17:57 作者:小羽毛 点击:37 【 字体:大 中 小 】
沈从文的《知识》,是一篇不足3000字的短篇小说。这不足3000字的小文,让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敢说已经读懂了小说的内涵。
小说的主人公张六吉,是长江中部某地小地主家的独生子,二十岁那一年,大概是父母都不在了吧,他取得了独立支配家中财产的权力。
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张六吉看了几个月来自北京和上海的报纸,突然“觉悟”起来。
因此,他觉得在家乡呆下去毫无意义,就带了一笔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了。
去闯荡世界的目的无非就是去学习知识,十年间,张六吉学得了不少宝贵的知识。
在国内大学毕业后,他又去国外一所名校留学,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为“人生哲学”,指导老师是世界上著名的老博士,当然也是本领域的专家。
可自以为通晓了“人生哲学”的张六吉,回国后却无法融入社会,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既然留在大城市没有希望,那就回到家乡试一试吧。也许,在当时还比较“野蛮”的乡下,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本来,他对家乡没有什么好印象,那里有一群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人。想到这里,他就有一种孤独感。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孤独,是因为自己读的书太多,头脑中的知识过于丰富。
可是,在回家路上遇到的一件奇特事,却让他把代表着知识的所有书本都烧掉了。
张六吉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山坳的时候,见一位老农在坝田里锄地,因为天气太热,老农显得特别疲累。
而大路旁边的树荫下,却有一个青年躺在那里,从容地睡大觉。
他坐在旁边和老农攀谈起来:
“天气热了,你这个人年纪一大把了,怎么不休息休息?”
“要吃的,无办法,热也不碍事。”
“你怎么不叫小伙子打一把手,却让他在树荫下睡觉,这是什么意思?”
那老农和之前一样,平平静静地说道:“他不是睡觉。他死了。先前一会儿被烙铁头毒蛇咬死了。”
听到这里,张六吉吓了一跳。我们读到这里,应该也会很吃惊:老人竟然如此坦然地谈论生死!
张六吉震惊之余仔细看了看躺着的年轻人,那人鼻尖有一只大麻苍蝇,果然是死掉了。
他又问:“这是谁?”
老农依然很平静、很从容地走过来,坐到树荫下,掏出烟袋说:“他是我儿子。”
张六吉愤怒了:“是你的儿子!你说的当真?他死了你不哭,你这个老古怪……”
不过,他还没有把这些话说出口,老农似乎已经看出来了,他自言自语地说:
世界上哪有不死的人,天地旱涝我们都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一死又完事了。人死了,我坐下来哭他,让草在田里长,好主意!
老农又下田除草去了,剩下一个目瞪口呆的张六吉,他还想说点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来。
张六吉满脑子的人生哲学,可老农说的这些话,他绞尽脑汁也理解不了,只好站起来上路了。
老农看他想走又开口了:
大爷,你过前面寨子,注意一下,第三家门前一个土平坝,就是我的家。我叫老刘,见我老婆请随便告她一声,说冬福死了,送饭时送一个人的饭。
儿子没了竟然蛮不在乎,还记挂着吃饭,还怕家里送饭多了浪费一个人的中午饭。
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冷血、如此古怪的父亲!这真是不可思议!
张六吉到前面寨子里时,果然看到了老农所说的坝子,还看到两个女人正在一副石磨上磨豆子。
他走过去一问,两个女人正是刘家人。他说:“我来传个话儿。你们家的儿子被蛇咬死了,他就躺着大路旁。”
好奇怪,张六吉说这些话时,也变得如老农一样从容,应该是受到了老农那种平静态度的影响。
没有想到的是,刘家的两个女人,听说她们家的儿子被蛇咬死后,表现得与老农一样淡定。
她们脸色不变,神情自若,只是轻轻地回应了一个“哦”,若无其事地继续磨她们的豆子。
张六吉愤愤不平了,你们没有听懂我的话吗?你们自己去看看是不是有个人躺在那里。
那个年老的女人说:
我怎么不懂你的话,死了的是我的儿子,不死的是我的丈夫,两人一起下田,一个人被蛇咬了,这是自然的事。
“儿子死了,你不伤心吗?”
结果老女人又说出了一番话,和他丈夫说出的话简直一模一样。
张六吉更迷惑了,父亲古怪冷酷也就罢了,一个母亲,竟然也没有一点慈悲之心。
老女人说完就回屋里给客人倒水去了,张六吉就问年轻女人是死者的什么人。
年轻女人说,自己是死者的姐姐,死者是她的弟弟。
“你是他的姐姐,两个老的人老心狠不必说了,你是亲姊弟,为什么也不伤心?”
姐姐平静地说:
爸爸妈妈生养我们,同那些木排,把我们连成一个大筏,忽然风雨来了,大筏散了,木排有些飘去,有些下沉,这是常事。
说着,来了一个年轻人,女人向那男子说:“秋生,你的福哥哥被蛇咬死了,是这位先生说的。”
年轻人问张六吉:“真的假的?”张六吉回答:“真的。”
年轻人伤心了:“那可真糟!家里还有许多事当做,怎么不小心被一条蛇咬死了!”
张六吉终于在年轻人脸上看出来一点同情,没有想到年轻人接着说:
他不能这时就死,他应该在家里做事,我才能到……我那糊涂的哥哥死了,不小心把我们的计划全都打破了。
原来,他伤心的不是哥哥被蛇咬死,而是伤心哥哥的死,让他的计划落空了。而这件事是哥弟两个约好了的。
故事讲到这里,原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了一件什么事情?那不用问,反正这件事使张六吉听到真吃了一大惊。乡下人那么诚实,毫不含糊,他不能不相信那乡下人说的话。他心想,“这是真的假的?”同先前在田里所见一样,只需再稍稍注意,就明白一切全是真事了!
究竟刘家老二给张六吉说了什么,作者卖了一个关子,给读者留下一个谜。只是张六吉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
这才是我要学的!
张六吉从刘家几个人身上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回到家后,立刻做了两件事:
先给导师写了一封信,大骂导师是骗子,教了他十年书,还不如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聪明。
然后,他把所有书本一把大火烧掉,就跟着刘家老二弃家出走了。
从张六吉做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把老师教给的知识,以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来了个全盘否定。
而刘家老二的一番话,使张六吉对老农一家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从最初的不解、震惊,也转变为了认同与信服。
那么,沈从文为什么要给我们讲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呢?他通过这个故事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小说的题目是《知识》,主人公张六吉从国内外的大学里学得了丰富的知识,还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可他回到社会,这些知识似乎全无用途,大城市里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只能再回到被他视为“野蛮”的乡村。
结局是,这位留洋归来的哲学硕士,跟着那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刘家老二一起走了。
看来,沈从文就是想通过有关生死的离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
那些高大上的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而对人生真正有用的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才能学到。
就像沈从文,他一直把自己称为“乡下人”,他不是什么专家,也没有什么学位,但他从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掌握的知识,足以让有些专家自愧不如。
几点困惑:
文章写到这里要结束了,但我似乎还是没有弄懂沈从文先生创作《知识》的真正意图。
小说选用的故事有些离奇,老刘一家对亲人的意外离世表现出的从容淡定,是一般人不能接受的。
但沈从文讲故事的目的,绝不是来谈论什么人情、亲情问题,侧重点也不在于表达自己的生死观。
如果说哲学硕士在刘家人身上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具体是什么呢?
另外,作者故意省略掉老二给张六吉说的话,让大家去猜谜,又有什么深意呢?
在小说的结尾写到刘家老二和张六吉也许还活着,也许已经倒下了。最后作者引用了老农的两句话:
反正像老刘说的,死的就尽他死了,活着的还要好好地活。只要能够活下去,这个人大约总会好好地活下去。
结尾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有关生死的故事,那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这些又是何用意呢?
《知识》是沈从文的名篇,可有关此小说的解读文字却寥寥无几,网上搜一搜,也几乎都是一些“高大上”的长篇大论,实在“高于原著”太多。
所以,我只能做一点最浅显的解读,其它问题只能让它先“困惑”着,期盼着以后有对《知识》更深刻、更接地气的解读出现。

猜你喜欢

2022年小学入学年龄新政策


最励志逆袭!中专生男孩考进清华


旅游有伴侣打一数字是什么(8)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如此的优秀”是什么梗【表情包】


学气象知识好学吗(气象学家根据什么预报天气)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出行小知识(小学生交通规则知识口诀)


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是什么【古代教育】


学习英语口语软件排行榜(外语口语学习软件推荐)


学习英语口语的手机软件排行榜(外语学习手机软件推荐)


有月子里宝宝舌苔发白怎么办?(婴儿舌苔发白解决办法)


宝宝刚出生可以用沐浴露吗(婴儿能用沐浴露吗)


基础教育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


宝宝是O型腿怎么办(O型腿宝宝是发育不良吗)


初生婴儿可以睡枕头吗?(宝宝多大可以睡枕头)


新生儿脸上有湿疹怎么办?(婴儿身上湿疹解决技巧)


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正确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指标(宝宝发育情况)


生完宝宝多久可以喂奶呀?(刚出生的婴儿多久可以喝奶)


如何培养孩子持久的注意力


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最励志逆袭!中专生男孩考进清华

旅游有伴侣打一数字是什么(8)
(知识教育)“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坚持下去”
基础教育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

新生儿睡多长时间合适(婴儿正常睡眠是多久)

初生婴儿可以睡枕头吗?(宝宝多大可以睡枕头)

生完宝宝多久可以喂奶呀?(刚出生的婴儿多久可以喝奶)

有月子里宝宝舌苔发白怎么办?(婴儿舌苔发白解决办法)

宝宝刚出生可以用沐浴露吗(婴儿能用沐浴露吗)

新生宝宝洗澡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婴儿洗澡注意事项)

新生儿脸上有湿疹怎么办?(婴儿身上湿疹解决技巧)

中国学生被澳方遣返,原因是手机中发现军训照片
“春困”是不是身体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春困的感觉是正常生理现象吗)
校园防火减灾知识科普(气象防灾知识科普宣传)
14条你想不到的冷知识(史上有趣的生活冷知识科普)
学气象知识好学吗(气象学家根据什么预报天气)
解读沈从文的《知识》(沈从文的知识一书里边讲了什么)
道路交通安全出行小知识(小学生交通规则知识口诀)
关于喝水的一些生活小知识(重要的冷知识素材大全网)

旅游有伴侣打一数字是什么(8)


中国学生被澳方遣返,原因是手机中发现军训照片


初生婴儿可以睡枕头吗?(宝宝多大可以睡枕头)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训练方法


2岁宝宝不听话怎么教育?【幼儿教育】


解读沈从文的《知识》(沈从文的知识一书里边讲了什么)

14条你想不到的冷知识(史上有趣的生活冷知识科普)

校园防火减灾知识科普(气象防灾知识科普宣传)

宝宝刚出生可以用沐浴露吗(婴儿能用沐浴露吗)


“九年义务教育”是什么梗【表情包】【义务教育】
